【潍坊寿光】圣城街道:办好“关键小事” 让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

道路平了、市场洁了、排水畅了……这些看得见的变化,正在圣城街道的村庄街巷悄然发生。今年以来,圣城街道紧扣“解民忧、惠民生、促发展”核心,从基础设施升级、干群同心共建、实事精准办理三个维度发力,以办好道路提升、市场改造、排水治理、路灯维护等“关键小事”为抓手,深入实施民生工程,用实实在在的改造成果,让乡村从“颜值提升”迈向“内涵提质”,一幅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新画卷徐徐展开。

基础筑基:设施升级点亮产居双优生活

“现在路好走了、排水畅了,生意做起来也更加顺心了!”站在西关村物流市场崭新的硬化路面旁边,商户石永付感慨道。

近日,走进西关村,机械作业声此起彼伏,总投资400余万元的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正加速推进。

西关村是圣城街道的产业强村,农贸市场、物流运输等是支柱产业,这些产业对基础设施的需求较高。路面破损、排污沟渠老化等问题,不仅影响着村民的生活,更制约产业发展。于是这场“量身定制”的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应运而生,将民生需求与产业发展精准对接,既解民生之忧,又为产业铺路,三项关键任务同步推进。

升级物流市场:对6000平方米未硬化区域进行硬化处理,平整的路面让货车装卸效率大幅提升,为商户打造了有序高效的经营环境。改造村内排污系统:对6300米老旧沟渠全面清淤,重建破损沟体、更换老化盖板,配套建设60处检查井、130余处雨水口及5处沉淀池,从根本上解决雨季内涝难题。畅通村民交通出行:对村内10条主干道共16500平方米路面铺设沥青,昔日“晴天扬灰、雨天泥泞”的坑洼路,摇身一变成为出行“平顺道”。

“以前在外地打工,一年回不了几次家,现在回村当分拣员,还能照顾老人孩子,比在外打工踏实多了!”村民小刘的笑容里满是满足。基础设施“硬支撑”还为产业和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。西关村村西曾长期闲置的空地,如今已建成占地9000平方米的仓储物流共富乡村项目,总投资约550万元的现代化厂房涵盖货物存储、分拣配送等功能,目前已吸引5家物流企业入驻,不仅为村集体年增收近百万元,更带动20余名村民实现“家门口就业”,让这个街道乡村振兴“排头兵”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。

干群同心:众筹共建破解出行民生难题

“没想到来我们村租用闲置院落的企业也变多了,路修好了,我们出行、运输都方便多了!”在城南总支南胡村,村民们看着修补一新的村北路,难掩喜悦。此前,南胡村村北路与益城村南北路路面破损严重,坑洼不平的道路不仅影响村民出行,还制约了沿街商户经营。

群众的“烦心事”,就是街道和村委的“要紧事”。了解到这一情况后,圣城街道主动指导村委破题,创新提出“众筹修路”思路——由爱心人士发起倡议,动员沿路企业、商户及村民共同参与道路整修。倡议一出,得到热烈响应:“路修好了货车进出方便,送货效率能提高”,周边企业负责人纷纷慷慨解囊;沿街商户主动捐款,村民们也自愿出工出力。

为确保每一笔资金用在实处,村委坚持“阳光操作”,通过村务公开栏、村民微信群详细公布捐款数额与资金用途,全程接受群众监督。最终,筹集的资金顺利完成主干路面修补工程,原本破损的道路修补平整,颠簸路变成“舒心路”。同样在益城村,沿街生产经营单位也积极加入共建队伍,与村委携手参与道路整修,形成“人人关心、人人参与”的共建氛围。这种“政府引导、群众主体、社会参与”的模式,不仅高效解决了民生难题,更增强了社区凝聚力与自我管理能力,让“同心共建美好家园”从口号变成了生动实践。

实事快办:村村行动织密民生服务网络

“路灯亮了,晚上出门不用摸黑,安全多了!”“电线换了新的,空调、冰箱一起开也不跳闸,用电特别放心!”……近期,圣城街道各村掀起“实事快办”热潮,聚焦群众“急难愁盼”的小事,把服务送到心坎上。

韩仕村的“环境+安全”组合拳赢得村民点赞。该村一手抓环境,组织人员修剪村内绿化,规整的绿篱、修剪整齐的树木让村容更清爽;一手保安全,开展路灯电线维护工程,逐街排查故障线路、更换损坏灯具,保障村民夜间出行安全。“现在路灯亮了,晚上跳广场舞的人都多了!”村民王大姐笑着说。

东付村聚焦沿街多家商户安全,开展“拉网式”排查,检查消防设施、用电线路、燃气使用情况,下达整改通知书,邀请专业人员讲解安全知识。崔家村以“全域清洁”为目标,组织多方力量清理公共区域、背街小巷的垃圾杂物,引导村民做好房前屋后保洁,养成良好习惯。“以前杂物堆得到处是,又脏又乱,现在清理干净了,心里都敞亮。”村民赵大爷说。

小东关村巧借供电公司停电检修契机,对村内老旧线路进行排查、更换,从源头消除用电安全隐患;北郭村则专注绿化养护,安排专人给冬青、月季等苗木浇水、施肥、修剪,补种枯萎苗木,让绿化带变成“小花园”。“花开的时候特别好看,我们都愿意在这儿散步。”村民张阿姨说。

秋日的阳光洒在圣城街道的乡村大地上,平整的道路延伸向远方,整洁的市场里商户忙碌,明亮的路灯守护着夜晚,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从基础设施升级到干群同心共建,从产业培育壮大到实事精准办理,圣城街道以实打实的举措,让乡村既有“宜居”的温度,又有“宜业”的活力。

民生工作没有终点,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。下一步,街道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,持续深化乡村建设,让更多“群众笑、产业兴、生态美”的生动场景在辖区涌现,绘就更绚丽的和美乡村新画卷。(记者王秀慧 通讯员张依琼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