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栏语 弥河汤汤孕厚土,菜乡灼灼育菁英。在潍坊寿光这片孕育无限生机的热土上,总有一群人怀揣梦想、奔赴山海。他们从书桌前的灯火启程,凭着一股寿光人特有的勤勉与坚韧,走向五湖四海,扎根于科研前沿、无影灯下、产业高地,将“寿光”二字深深镌刻进时代的答卷。
他们被称作“骄子”,不仅因为在外拼搏的实绩与声望,更因为无论走得多远,心始终系着故土。有人携技术归来,助力家乡产业跃升;有人返乡坐诊,守护父老健康;有人牵线搭桥,让寿光与世界更近。这份“离乡不离根”的深情,是寿光精神最动人的诠释。
今天,我们与寿光人民医院联合推出“寿光骄子”栏目。我们不写空泛赞歌,只讲真实故事:记录他们如何于逆境中坚守、在奋进中突破,如何将故乡的滋养化为行路的底气,又如何以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,回报这片深情的土地。愿这些文字成为一座桥梁,让家乡人看见榜样的力量,也让远方的骄子听见故土的回响——寿光始终以你们为荣,也永远为你们把回家的路点亮。
如果您有这方面的线索,欢迎致电18866707202联系我们。

寿光融媒讯(记者 王萍)有这样一个人,只因“乡亲需要”四个字,他每两个月拿出一天的休息时间从北京奔赴寿光再折返,来回跨越1000多公里,只为把所习医术送到乡亲身边;有这样一个人,只为让家长知晓儿童脊柱侧弯危害、让孩子获得及时有效治疗,他在繁忙看诊之余主动加班,制作百余条科普视频,把专业的知识传到家长手中;有这样一个人,因新疆尚无儿童骨科专科、当地医疗需求迫切,他受委派远赴新疆开展援助,参与推动建成当地首个儿童骨科专科,还牵线引入基金项目解决患儿经济难题,把空白的领域彻底填补、把实际的难题全力攻克……他就是咱“寿光老乡”,来自古城街道杨家村的姚子明,现就职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小儿骨科。
能采访到姚子明是非常机缘巧合的一件事,正好栏目开立,恰巧他回乡坐诊,才有这一次的促膝交谈,让我们能够真正近距离了解这位医者“离乡不离根”的家乡情怀,感受他在跨越山海的奔波中筑起一道道健康防线的温暖。
初心如磐:
寿光农村娃成为儿童骨科专家
“小时候总跟着爸妈在大棚里忙活,印象中,他们弯着腰摘菜,直起身时总揉着腰叹气。”姚子明的从医路,始于少年时对医学的向往,更源于农村生活的深切体悟。老家杨家村及周边乡镇,不少乡亲因常年弯腰种大棚、扛化肥,被腰椎劳损、椎管狭窄缠上;村里的孩子若得了脊柱侧弯,家长要辗转济南、潍坊求医,常常“跑断腿还没头绪”。这些画面,成了他少年时埋下的“医者种子”。
“看不得孩子受病痛折磨,更懂乡亲们看病难的苦。”彼时,儿童骨科专业医生极为稀缺,而儿童脊柱侧弯手术更是业内公认的“硬骨头”——手术风险极高,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患者瘫痪。但即便深知这条道路的艰难,姚子明仍毅然选择了这一“冷门难行”的方向。为了攻克技术难关,他一头扎进儿童脊柱畸形研究领域,一步步从成人骨科转向儿童骨科,日夜钻研、反复实践。

如今,姚子明已成长为国内顶尖的儿童骨科专家,构建起一套成熟完善的儿童骨科诊疗体系。他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推广儿童脊柱后凸“BCH分型”,为全球儿童脊柱疾病诊疗提供了重要参考;2016年,他远赴美国TSRH医院访问交流,吸收国际先进经验;2018年至2025年,他多次站上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学会年会等顶级学术舞台,向世界分享中国儿童骨科的诊疗成果;他发表SCI论文六十余篇,其中十余篇刊登在脊柱领域顶级杂志《SPINE》,主持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,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。十余年的埋头深耕,他用扎实的专业实力,为无数儿童的骨骼健康筑起了一道坚固的“防护墙”。
即便后来在北京成了全国知名的儿童骨科专家,他仍常说:“我的技术,要服务咱寿光老乡,只要家乡人来找,再忙也得回去。”
援疆攻坚:
填补空白,让新疆患儿“零负担”治病
2023年,当得知新疆尚无儿童骨科专科,患儿要跨越数千公里赴内地求医,不少家庭因“耗不起路费、等不起床位”延误治疗时,姚子明勇挑重担,他不仅带去了先进的技术,更牵头建成新疆首个儿童骨科专科,牵线引入各类基金,让当地重症患儿不仅得到有效治疗,而且享受到了“除医保报销外,剩余费用全免”的待遇,真正实现了“零负担”治病。“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,知道看病难的苦,新疆的孩子不能没有希望。”
初到乌鲁木齐北京儿童医院新疆医院,姚子明面对的是“零科室、零团队、零规范”的困境,但他没有丝毫退缩,而是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——亲手规划科室布局,搭建问诊流程,每一台手术都亲自主刀,术后还耐心地为当地医生讲解手术思路与操作要点。他深知,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”,于是手把手带教4名新疆本地医生,从病例分析到手术实操,从理论知识到临床经验,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。
在培养医生团队的同时,姚子明也格外重视护理团队能力的提升。经过2023年到2024年近一年的悉心打磨,乌鲁木齐北京儿童医院新疆医院骨一科焕然一新:医生们能独立完成复杂手术,护士们配合默契娴熟,一支专业、高效的小儿骨科手术团队,成为了新疆患儿最坚实的“生命堡垒”。
不仅如此,姚子明还带领团队在当地开展了关节镜微创治疗斜颈、儿童脊柱畸形矫正等一系列新技术、高难度手术,成功救治了多名患有重度脊柱侧凸、寰枢椎脱位的患儿。当了解到新疆中小学生脊柱侧弯发生率日趋上升时,他又积极对接乌鲁木齐市卫生健康委和教育局,牵头开展脊柱侧弯入校筛查与科普活动,学校师生及家长对脊柱健康的重视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。
情系桑梓:
跨千余公里回乡,为老乡搭建“健康桥梁”
“大夫,俺家孩子背有点驼,你给瞅瞅?”“俺这腰弯久了直不起来,是不是跟种大棚有关?”每逢姚子明回寿光坐诊,“姚子明教授工作室”外总排着长队,乡亲们说着寿光方言,把心里的顾虑一股脑儿倒出来——这是他最熟悉的场景,“在北京坐诊讲普通话,回寿光说家乡话,连沟通都省劲儿”。
记者了解到,自2024年10月设立寿光人民医院“姚子明教授工作室”以来,他利用休息时间回乡坐诊,既看儿童脊柱疾病,也为乡亲们诊治腰肌劳损、腰椎滑脱等成人骨科病。乡音沟通间,他总能精准捕捉患者需求。

2024年春节前,寿光一名14岁的少年因“类马凡”脊柱侧弯80度,并伴漏斗胸,在济南、潍坊求医无果,姚子明接诊后,立即协调北京绿色通道,让孩子寒假期间同步完成脊柱与漏斗胸手术,10天出院,4个月恢复正常体育活动。
为了让家乡的医疗水平“强起来”,他手把手带教寿光骨科医生,分享病例与学术心得;在视频平台制作百余条科普视频,覆盖脊柱侧弯预防与治疗;推动建立寿光与北京的绿色转诊通道,让重症患儿“不用等、及时治”;参与山东省儿童脊柱侧弯入校筛查政策推进,实现“早筛早治”。如今,寿光老乡遇到骨科问题,总说:“找姚子明大夫,放心!”
从寿光大棚旁的少年,到跨越山海的医者,姚子明的行医路,始终绕不开“寿光”二字。他把在北京学到的技术、在新疆积累的经验,悉数反哺家乡;他用千余公里的归乡路,丈量着“医者仁心”的深度;他用专业与热忱,为家乡人、为新疆儿童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。无论走多远,这位寿光籍骨科专家的心始终与乡亲们紧紧相连,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“不忘初心、方得始终”的医者本色。

